貝氏療法個案分享 5
- Hono Family
- 1月11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個案背景
姓黃男孩(5歲)在智商測驗(非語言類)取得150分(見附件一),2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,喜歡搖頭抗拒語言溝通(多用文字表達自己)玩眼睛和敲東西。
母親懷孕期間,家裡樓上有裝修,經常發出很大的聲響。到後期在醫院進行檢驗發現胎兒有B鏈球菌感染和胎兒體重偏輕,兒子出世時約有5磅多一點。另外,由於出世過程太快,B鏈球菌的針藥力不夠,所以兒子一出世就被要求打抗生素,直到第3日才停下來。
兒子大約11個月左右,患了手足口病,要食抗生素。由出世以來,有便秘問題。
2歲半時患了腺病毒,雙眼有細菌,醫生用長的棉棒物體,強行刮兒子雙眼,流了很多血。從此,他很害怕看醫生,心靈受到創傷。
3歲半時,肛門塞排毒藥後驗小便和重金屬,塞完排毒藥後出現遲緩。出世到3歲半左右也很怕搭升降機、扶手電梯和飛機,要媽媽抱住才可以。
一歲多至3歲時有撞頭,大發脾氣的行為。另外,由出世到5歲一直有睡眠問題,每晚都會起床幾次,而且很難入睡,每天只睡8小時左右。
心理創傷方面
兒子內心思想很細密,但因有言語障礙,不能表達出來,但其實他能夠洞悉身邊的人對他的想法,例如他會寫出說:「嫲嫲覺得他似傻仔、白痴!」、「同學仔覺得他很蠢,不懂說話。」、親戚也看不起他......等等。
在學校,不論老師或治療師,都覺得小朋友一事無成,不懂得跟人溝通,要進特殊學校,但兒子寫過,他是想進主流學校的。
因為小朋友的專注力及言語問題,加上來年要升小學一年班,母親飽受壓力。有時候甚至會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兒子身上,例如會叫他回到另外一個星球,說自己不懂教他等等。
兒子也曾經寫過,他知道媽媽擔心他長大不懂照顧自己,叫媽媽不用擔心,媽媽認為自己平日的言語和行為,會令兒子覺得自己的能力很不足。
總括來說,由於兒子言語能力不足及受到周圍的人歧視,導致他是一個非常非常沒有自信的小朋友,明明懂說話也沒有信心表現出來。
個案過程
小朋友在2018年4月接受GDV健康評估及生物共振兒童發展完整評估。
結果顯示:
整體來說小朋友的能量場分佈不均勻並且厚薄變化大。結腸(嚴重便秘)腺、喉嚨、心血管系統、免疫 、消化系統及腦部亦有發炎的情況。

根據能量掃描分析,男孩的整體情緒及壓力指數不太高,有輕微焦慮。而他的能量、大腦左右平衡度和器官平衡都處於最佳狀態一般以下的水平,有進步空間。當中的大腦左右平衡度達99.41,這與他智商(非語言部分)150分吻合
情緒與壓力: 焦慮狀態,一直處於焦慮狀態無法放鬆會造成嚴重問題

男孩在整體經絡平衡方面還屬正常。肺經能量低證明他的呼吸系統差胃經能量低代表營養不足、消化功能不好、無法排毒。三焦經和心經能量低表示他的心血管有問題,血內的供氧量和提供給大腦的氧氣量不足。大腦等於身體2%的重量,但大腦會用身體能量的20%(即五分之一),所以缺乏微量元素和維他命會直接影響到腦部的發展。膀胱經不平衡與他少喝水、吃太鹹有關。
改善過程
陳博士建議小朋友進行全方位的生物共振調頻,包括免疫系統、腦血管、大腦皮質、神經系統及消化系統等方面。與此同時進行飲食管理,包括戒口、排毒 (防輻射、排毒)及補充微量元素。

2018年5月25日,小朋友來到中心進行第二次GDV檢測。根據能量掃描分析,我們能看出男孩的所有能量(身體能量、大腦左右平衡度和器官平衡)上與之前相比,都處於綠色的最佳值。而壓力水平也由焦慮轉為最佳狀態。
媽媽亦向陳博士反映小朋友有語文能力,包括記字及語言表達上的進步:

Comments